【成语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全神贯注”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非常专注、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还带有一种投入和认真对待的态度。
一、成语解释
成语 | 全神贯注 |
拼音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后来被引申为“全神贯注”。 |
释义 |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投入于当前的事物或任务中。 |
近义词 |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学习、工作或做事时的专注状态。 |
二、成语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学习 | 考试期间,他全神贯注地复习功课,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 |
工作 | 在项目截止前,团队成员都全神贯注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
娱乐 | 看电影时,观众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在剧情中。 |
三、成语背后的意义
“全神贯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它还反映了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信息纷繁复杂,能够做到“全神贯注”是一种难得的能力。这种专注力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让人在过程中获得更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四、总结
“全神贯注”是形容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投入与专注。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态度和能力的体现。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全神贯注”的习惯,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