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睹意思是什么】“耳闻目睹”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信息的直接来源和真实性,与“道听途说”形成鲜明对比。
一、成语解释
词义:
“耳闻”指耳朵听到,“目睹”指眼睛看到。合起来就是“亲耳听见,亲眼看见”,用来形容对事情有直接的了解或亲身经历。
出处: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人主之患,莫大于见其事而不能察其情,耳闻目睹,而不知其所以然。”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中,表示对某件事有确切的了解或亲身经历。
近义词:
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身临其境
反义词:
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无从查证
二、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耳闻目睹 |
拼音 | ěr wén mù dǔ |
词义 |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形容对事物有直接的了解或亲身经历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某事有确切了解或亲身经历 |
近义词 | 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身临其境 |
反义词 | 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无从查证 |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学习与研究:
“他在写论文时,查阅了大量一手资料,而不是依赖网络上的传言,真正做到了耳闻目睹。”
2. 新闻报道:
“记者亲赴现场,耳闻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信息。”
3. 日常交流:
“我虽然没去过那个地方,但通过朋友的描述,也算耳闻目睹了一番。”
四、注意事项
- 该成语强调“亲自体验”,在使用时应确保自己确实有相关经历或证据。
- 不宜用于模糊不清、缺乏依据的叙述中,否则会显得不够严谨。
总之,“耳闻目睹”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强调真实性和直接性的表达方式。在写作或交流中合理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