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一、
长江三峡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上。该工程自1994年正式动工,2009年全面竣工,是一项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调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包括大坝、水电站、船闸和升船机等设施。其中,大坝全长约2335米,高185米,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是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此外,三峡工程还极大地改善了长江中上游的航运条件,使万吨级船舶能够直达重庆,显著提升了长江的运输能力。
在防洪方面,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效降低了洪水灾害的风险。同时,工程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库区水质变化、鱼类洄游受阻等问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也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
总体来看,三峡工程不仅是中国现代水利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工程名称 | 长江三峡工程 |
建设时间 | 1994年动工,2009年竣工 |
地理位置 | 湖北省宜昌市 |
大坝长度 | 约2335米 |
大坝高度 | 185米 |
水电站装机容量 | 2250万千瓦 |
最大发电量(年) | 约1000亿千瓦时 |
航运改善 | 实现万吨级船舶直达重庆 |
防洪作用 | 显著降低中下游洪水风险 |
生态影响 | 库区水质变化、鱼类洄游受阻 |
其他功能 | 水资源调配、旅游开发等 |
三、结语
长江三峡工程作为一项伟大的国家工程,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技术实力,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尽管其在生态方面存在挑战,但通过科学管理和持续优化,三峡工程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社会与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