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家级贫困县主要有哪些】在国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已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根据官方最新信息,截至2023年,全国已无国家级贫困县,所有原贫困县均已退出贫困序列,并逐步向乡村振兴阶段过渡。
尽管如此,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和相关数据,本文仍对过去国家级贫困县的分布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部分典型地区。
一、国家级贫困县的历史背景
国家级贫困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等原因,被国家列为扶贫重点支持对象的县(市、区)。这些县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革命老区。
自2014年起,国家启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将贫困县划分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其他贫困县”两类,并通过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等方式推进脱贫进程。
二、2023年国家级贫困县现状
截至2023年,全国范围内已无国家级贫困县。所有原贫困县均已完成脱贫任务,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正式退出贫困序列。这意味着我国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不过,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存在相对贫困现象,政府也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规模性返贫。
三、部分原国家级贫困县示例(按省份分类)
以下是一些曾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代表性地区,供参考:
省份 | 原国家级贫困县名称 |
河南 | 卢氏县、淅川县、西峡县等 |
湖北 | 巴东县、利川市、来凤县等 |
四川 | 马边彝族自治县、美姑县、布拖县等 |
贵州 | 黔西市、织金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等 |
云南 | 麻栗坡县、广南县、富宁县等 |
甘肃 | 定西市安定区、岷县、宕昌县等 |
青海 | 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 |
宁夏 | 西吉县、海原县、隆德县等 |
四、总结
2023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我国已彻底消除绝对贫困,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均实现脱贫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在减贫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未来,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确保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