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是哪一年至哪一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而乾隆皇帝则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乾隆年间指的是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的年份范围。了解这一时期的具体时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清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
一、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于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意为“吉祥的帝王”。他在位共60年,直至1796年禅位给嘉庆帝。因此,乾隆年间通常指的是从1736年至1795年这60年间。虽然乾隆在1796年退位,但实际权力仍由他掌控,直到1799年去世为止,因此有时也会将这一时期延伸至1799年。
乾隆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之一,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疆域辽阔,被称为“康乾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如《四库全书》的编纂、平定准噶尔、西藏的治理等。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皇帝姓名 |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 |
| 即位年份 | 1735年(雍正帝去世后继位) |
| 年号启用年份 | 1736年(乾隆元年) |
| 在位时间 | 1736年—1795年(共60年) |
| 退位年份 | 1796年(禅位给嘉庆帝) |
| 去世年份 | 1799年 |
| 常见时间范围 | 1736年—1795年(严格意义上) 1736年—1799年(广义上) |
三、结语
乾隆年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了解这一时期的起止时间,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清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历史爱好者,掌握这些基本的时间节点都是必要的基础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