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诗词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便是其中的一颗瑰宝,而“窗含西岭千秋雪”正是这首诗中的名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读这句诗的原文及其背后的文化韵味。
原文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通过黄鹂的鸣叫和翠绿柳树的映衬,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则进一步拓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高远的天空,白鹭飞翔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轻盈自由的意境。
接下来,“窗含西岭千秋雪”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诗人以窗户为画框,将远处的西岭雪景纳入其中。千秋雪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与时间的流逝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写法不仅扩大了诗歌的空间感,还赋予了画面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时间感。
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又将视线拉回现实,通过门前停泊的船只,暗示着远方的交通和贸易往来,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这样表达: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欢唱,
一行白鹭直飞向蔚蓝的天空。
透过窗户,我看见西岭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的码头停靠着来自东吴的万里航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当我们吟诵这些诗句时,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与魅力。
总之,《绝句四首(其三)》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其中“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