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池中物是什么意思】一、
“岂是池中物”是一句出自中国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目前处于平凡或不起眼的环境中,但其才华和潜力绝非普通人所能比拟。这句话通常带有褒义,强调一个人的不凡之处,暗示他终将有所作为。
该句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刘备有英姿,孙权有雄略,岂是池中物?”意思是说刘备和孙权都不是普通之人,将来必成大器。后人常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有远大志向或非凡才能的人,即使现在未被世人所知,也终将脱颖而出。
在现代语境中,“岂是池中物”多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表达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岂是池中物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
字面意思 | 难道是池中的普通生物吗? |
引申含义 | 形容有非凡才能或志向的人,不会久居人下 |
使用场景 | 褒义,用于赞美或鼓励有潜力的人 |
近义词 | 非池中物、英雄本色、怀才不遇 |
反义词 | 普通人、庸人、无能之辈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表达对未来成功的信心 |
典型例子 | “他虽出身平凡,但岂是池中物,将来必成大器。” |
三、结语
“岂是池中物”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信念。它提醒我们,不要以一时的境遇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真正的才能和抱负,终将在合适的时机展现出来。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梦想,努力前行,终有一天会成为令人瞩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