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怎么读顾颉刚的简介】顾颉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民俗学家,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民间文化的整理与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名字“顾颉刚”在发音上需要注意“颉”字的读音,很多人容易误读。以下是对“顾颉刚怎么读”以及他本人的简要介绍。
一、顾颉刚怎么读?
名字 | 拼音 | 注音 | 发音说明 |
顾颉刚 | Gù Jié Gāng | ㄍㄨˋ ㄐㄧé ㄍㄤ | “颉”字读作“jié”,不读“xié”或“jiá”;“刚”读作“gāng”。 |
注意:
“颉”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常见于人名中。它的本义是“鸟的翅膀”,在古文中也有“高举”的意思。在“顾颉刚”这个名字中,取自《尚书·尧典》中的“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寓意深远。
二、顾颉刚简介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原名顾诵坤,字颉刚,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他是“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用科学的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对神话与历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主要成就:
方面 | 内容 |
史学研究 | 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认为古代历史是后人不断添加、演变而成的。 |
民俗研究 | 倡导将民间传说纳入历史研究范畴,推动了中国民俗学的发展。 |
教育事业 | 曾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培养了大批历史学者。 |
文化整理 | 编纂《古史辨》系列,系统整理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历史文献。 |
代表著作:
- 《古史辨》
- 《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
- 《中国民间故事集》
- 《孟姜女故事研究》
三、总结
“顾颉刚”这个名字中的“颉”字应读作“jié”,而非其他常见读音。顾颉刚作为中国现代史学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不仅在古史研究方面有独到见解,还积极推动民间文化的研究与保护,为中国历史学和民俗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需进一步了解顾颉刚的学术思想或相关作品,可参考其著作《古史辨》及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