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的意思是什么】“躬行”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表达亲身实践、身体力行的意思。它强调的是一种将理论付诸行动、亲自去做、不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思想上的态度。在古代文献中,“躬行”常与“德行”、“修身”等概念结合使用,体现儒家文化中重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思想。
以下是对“躬行”的详细解释和相关总结:
一、词义解析
词语 | 躬行 |
拼音 | gōng xíng |
基本含义 | 亲身实践、身体力行 |
出处 |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虽未直接出现“躬行”,但其精神相通);《荀子·儒效》:“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
近义词 | 实践、实行、践行、履行 |
反义词 | 空谈、虚言、空想 |
二、引申意义
1.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躬行”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亲自去做”,更是一种对知识、道德、责任的积极落实。例如,一个人知道孝顺父母的道理,但如果不去实际照顾父母,就不能称为“躬行”。
2. 与“知行合一”相呼应
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中,“知行合一”是核心理念之一,强调“知”与“行”不可分割。“躬行”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3. 应用于教育、政治、个人修养等领域
- 教育领域:教师应以身作则,躬行教学之道。
- 政治领域:官员应躬行为民服务,而非只说不做。
- 个人修养:修身养性需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
三、典型用法举例
句子 | 解释 |
他不仅讲道理,还躬行实践,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 强调其不仅会说,还会做。 |
为官者应躬行仁政,体恤百姓。 | 表达官员应以实际行动施政。 |
躬行君子之道,方能立身于世。 | 强调道德修养需要实际行动。 |
四、总结
“躬行”一词的核心在于“行”,即实际行动。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在当今社会,面对信息爆炸和浮躁风气,“躬行”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提醒人们不要只停留在言语和想象中,而要真正去践行自己的信念与理想。
如需进一步探讨“躬行”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或与其他词语的对比,可继续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