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关于信的成语典故

2025-09-11 06:05:12

问题描述:

关于信的成语典故,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06:05:12

关于信的成语典故】“信”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常被视为立身处世的根本。许多成语和典故都围绕“信”展开,体现了古人对诚信、守诺、信任等品质的重视。以下是一些与“信”相关的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的深刻内涵。

一、

“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人格力量。从古代到现代,诚信始终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石。以下成语典故均与“信”有关,既有历史人物的真实故事,也有寓言式的表达,反映了不同层面的“信”。

这些成语包括:一诺千金、言而有信、信誓旦旦、背信弃义、人无信不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它们或赞美诚信,或批评失信,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

二、关于信的成语典故表格

成语 出处/来源 含义解释 典故/故事
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一句话的承诺比千金还重 季布因守信而闻名,有人愿以千金换其一诺。
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说话算数,讲信用 孔子强调君子应言行一致,讲究信用。
信誓旦旦 《诗经·卫风·氓》 发誓非常诚恳,表示坚定 女子被丈夫欺骗,誓言虽美却未兑现,反映失信的悲剧。
背信弃义 《三国志·魏书》 违背誓言,抛弃道义 如吕布反复无常,最终众叛亲离,失去人心。
人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没有诚信的人无法立足于社会 孔子认为“信”是做人之本,缺乏诚信者难以获得他人信赖。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论语·颜渊》 话说出口,就难以收回 强调说话要慎重,一旦说出便需负责,体现诚信的重要性。
投桃报李 《诗经·大雅》 互相回报,表达善意 比喻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惠互利的关系。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 不劳而获,幻想侥幸 用“信”比喻对偶然事件的盲目期待,讽刺不思进取的行为。
信口开河 现代汉语 随意说话,不负责任 形容人说话没有根据,随意妄言,缺乏诚信。
信以为真 现代汉语 相信某事是真的 表示轻信他人,可能带来后果,提醒人们要有判断力。

三、结语

“信”不仅是个人品德的核心,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这些成语典故,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诚信的高度重视,以及失信带来的严重后果。在现代社会,虽然环境变化迅速,但“信”的精神依然不可忽视。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职业发展中,“信”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希望我们都能以“信”立身,以“信”处世,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