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栖贤新修僧堂记文言文翻译】一、
《庐山栖贤新修僧堂记》是一篇古代文人所作的记叙性散文,主要记述了庐山栖贤寺中新建僧堂的过程及其意义。文章通过描述僧堂的修建背景、建筑特点、环境氛围以及对修行者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合的赞美之情。
文中提到,僧堂是为僧侣提供修行之所,其选址于风景秀丽的庐山,不仅有利于静心修行,也体现了佛教“依山傍水”的传统理念。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理意味。
二、文言文原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白话翻译 |
庐山栖贤新修僧堂记 | 《庐山栖贤新修僧堂记》 |
余尝游于庐山,见其山势奇秀,林木幽深,乃有感于佛道之妙。 | 我曾经游览庐山,看到那里的山势奇特秀丽,树林幽深,于是感慨于佛教道理的玄妙。 |
僧堂者,所以居僧而修道者也。 | 僧堂是供僧人居住并修行的地方。 |
其地本旧,因风雨剥蚀,渐至颓败。 | 这里原本是旧有的,但由于风雨侵蚀,逐渐变得破败。 |
有长老者,悯其废,遂发愿重建。 | 有一位长老,怜惜其荒废,于是发愿重建。 |
聚材于山,取石于溪,人力不辞,岁月不辍。 | 从山上采集木材,从溪边选取石头,不辞辛劳,日复一日地进行。 |
今堂成,巍然屹立,气象恢弘。 | 如今僧堂建成,高大挺拔,气势恢宏。 |
禅房清静,香火不绝,僧众云集,法音常闻。 | 禅房清净,香火不断,僧人们聚集于此,佛法之声常常回响。 |
此非独为僧人所居,亦以启人心志,导人向善。 | 这不仅是僧人的居所,也是启发人心、引导人们向善的场所。 |
吾观斯堂,感念佛恩,愿天下众生,皆得安乐。 | 我看到这座僧堂,感念佛恩,愿天下众生都能获得安乐。 |
三、总结
《庐山栖贤新修僧堂记》通过记录僧堂的修建过程,展现了佛教文化在自然环境中扎根发展的历史背景。文章不仅描绘了僧堂的建筑风貌,更强调了其精神内涵,体现出古人对修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此篇文章虽为古文,但语言凝练、意蕴深远,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研究。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文的思想内涵或与其他佛教文献的比较,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