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哪里

2025-09-10 13:12:56

问题描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哪里,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13:12: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哪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竭尽全力、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在奉献。这句话的出处和背景一直备受关注。以下是对该成语来源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来源总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早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写的《后出师表》。这是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时,向后主刘禅上的一篇奏章。文中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为国效力的决心。

原文如下: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出现在文末部分,具体原文为:

>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诸葛亮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达自己将全力以赴、至死方休的决心。

二、出处与背景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 《后出师表》(三国·诸葛亮)
原文出处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者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背景 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前,向后主刘禅上奏《后出师表》,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决心
含义 形容人竭尽全力、至死方休的奉献精神
使用场景 多用于赞美忠臣、伟人或无私奉献者

三、内容说明

尽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常被误认为出自《出师表》,但实际上它真正出自《后出师表》。《出师表》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写的,而《后出师表》则是他在第二次北伐时所作。因此,正确理解其出处有助于更准确地认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

此外,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诚与责任感,也成为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精神写照。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一种值得敬仰的高尚品质。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来源及其意义。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经典成语背后的深刻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