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在热力系统中,除氧器是用于去除给水中的溶解氧和其他气体的重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锅炉及管道因氧气腐蚀而缩短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下面将对除氧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其关键信息。
一、工作原理总结
除氧器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给水中溶解的氧气及其他非凝结性气体。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蒸汽加热使水温升高至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从而降低氧气的溶解度,使氧气从水中析出并排出系统。此外,部分除氧器还结合了化学药剂(如联氨)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氧气。
除氧器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热力式除氧器和真空式除氧器。热力式除氧器利用蒸汽直接加热给水,而真空式则通过降低压力来促进氧气逸出。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热力式除氧器 | 真空式除氧器 |
原理 | 利用蒸汽加热使水温达到饱和温度,促使氧气析出 | 通过降低压力,使水在较低温度下沸腾,氧气逸出 |
加热方式 | 蒸汽加热 | 真空环境加热 |
氧气去除效果 | 较高,可去除大部分溶解氧 | 较低,需配合化学处理 |
运行温度 | 高(接近100℃以上) | 中等(低于100℃) |
设备结构 | 复杂,需配置蒸汽入口 | 结构相对简单 |
应用场景 | 大型电厂、工业锅炉系统 | 小型系统或辅助系统 |
是否需要化学药剂 | 可选,视情况而定 | 通常需要加入化学药剂 |
三、总结
除氧器在热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加热和压力调节,以有效去除给水中的氧气。选择合适的除氧器类型应根据系统的规模、运行条件以及对水质的要求综合考虑。无论是热力式还是真空式,都应在运行过程中定期维护,确保其高效稳定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