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水东流的下一句是什么】“朝看水东流”是一句出自古诗的经典句子,常被用来表达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那么,“朝看水东流”的下一句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
“朝看水东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原诗为:
> 朝辞白帝彩云间,
> 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过,这句“朝看水东流”并非出自这首诗,而是另一首诗中的句子。实际上,“朝看水东流”最早见于宋代诗人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濑》,原文如下:
>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 水天清、影湛波平。
> 红蓼岸,白蘋汀,数点沙鸥,
> 任我行。
>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 一年四季,花开花谢,
> 人世几回伤往事,
> 倚栏杆处,独倚危楼,
> 心事如潮,梦魂难驻。
从这里可以看出,“朝看水东流”的下一句是“暮看日西坠”。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含义 |
朝看水东流 | 宋代诗词 | 苏轼 | 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暮看日西坠 | 宋代诗词 | 苏轼 | 与“朝看水东流”形成时间上的对比,强调时光飞逝 |
三、延伸理解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这两句诗,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早晨看着水流东去,傍晚看着太阳西沉,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时间的无情流逝。这种写法在古代诗词中非常常见,旨在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
四、结语
“朝看水东流”的下一句是“暮看日西坠”,出自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濑》。这两句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寓意深远,是古人对时间与生命感悟的深刻表达。通过了解这些诗句的出处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