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惜于微时是什么意思】“惺惺相惜于微时”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在人生低谷或初识阶段,两个有相似经历、性格或志向的人彼此理解、互相欣赏,并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这句话强调的是“微时”的重要性——即在对方尚未显达、处境艰难的时候,依然能够彼此珍惜。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惺惺相惜 | 形容聪明人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尊重。 |
于微时 | 在微小、不起眼、未发达的时候。 |
整体含义 | 在对方处于低谷、不被重视的时候,彼此欣赏、理解并建立深厚感情。 |
二、出处与背景
“惺惺相惜”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彼其人,吾之故人也,吾知其贤,然其人素有大志,吾不能忍也。’……于是,项王与范增谋曰:‘此乃天下之英雄也,吾当与之为友。’”虽非直接出自此句,但“惺惺相惜”这一表达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形容才智之士之间的相互认同。
而“于微时”则强调了时间点的重要性,即在对方尚未成功时便已相识、相知。
三、现实意义
1. 识别真正的朋友
在一个人落魄时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往往是真心朋友。
2. 友情更显珍贵
“患难见真情”,在困难时期建立的感情往往更加牢固。
3. 激励成长
相互鼓励、支持,有助于双方共同进步,走向成功。
4. 避免功利性交往
不因对方的地位、财富而改变态度,体现真诚与品格。
四、典型例子
人物 | 事例 | 说明 |
刘备与诸葛亮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当时诸葛亮尚是隐士,刘备却对其才华深信不疑。 | 在诸葛亮未显名时就给予信任,体现“惺惺相惜于微时”。 |
伯牙与子期 | 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懂其意,二人成为知音。 | 虽非权势地位,但在音乐上心灵相通,彼此欣赏。 |
诸葛亮与周瑜 | 两人同为东吴重臣,虽有竞争,但彼此尊重,最终合作抗曹。 | 在关键时刻互相扶持,展现“惺惺相惜”的精神。 |
五、总结
“惺惺相惜于微时”不仅是一种情感的体现,更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它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真正的友谊往往是在对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建立起来的。这种情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更能体现出人的品格与胸怀。
核心观点 | 内容 |
定义 | 在对方未发达时互相欣赏、理解并建立深厚情谊。 |
出处 | 非具体出处,源自古文对人才与友情的描写。 |
现实意义 | 识别真朋友、增强友情、激励成长、避免功利交往。 |
典型例子 | 刘备与诸葛亮、伯牙与子期、诸葛亮与周瑜等。 |
总结 | 真正的友情在于“微时”的理解和陪伴。 |
如需进一步探讨“惺惺相惜于微时”在现代人际关系中的应用,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