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且益坚出处及原文内容】“穷且益坚”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更加坚定、不屈不挠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坚韧品格的推崇,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本文将从出处、原文内容、含义以及相关人物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
“穷且益坚”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原文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与远大的志向,体现了作者面对人生挫折时的积极态度。
该成语常用来鼓励人们在遭遇困难时不轻言放弃,要坚守初心,勇敢前行。其背后不仅是个人的意志力体现,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精神修养的价值观。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穷且益坚 |
出处 |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
原文句子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作者 | 王勃(唐代著名文学家) |
文体 | 骈文(骈体文) |
背景 | 作于王勃游览滕王阁时,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对理想的坚持 |
含义 | 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理想 |
用法 | 多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在逆境中保持斗志 |
相关人物 |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华文化中重视精神修养、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 |
三、延伸理解
“穷且益坚”不仅仅是对个人意志的赞美,更是对一种人生哲学的诠释。它强调了“困而不改其志”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中尤为突出。无论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还是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都体现出类似的坚韧与豁达。
在现代社会,“穷且益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压力,人们更需要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滕王阁序》全文或王勃生平,可参考相关古籍或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