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非遗之精髓在于田野实践由误食份饭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5-01-26 10:45:06来源:

内容总结

作者曹保明以自身经历为例,阐述了对非遗“查干淖尔冬捕”认知的深化过程。通过参与冬捕作业,他深刻体会到非遗的丰富性、多样性及变化性,并认同冯骥才的观点,即非遗学源于田野实践。保护非遗需首先关注传承人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这只能通过田野调查获得。

作者回忆了在查干湖冬捕现场因误食渔民“份饭”而引发的尴尬经历,这一事件让他意识到民间习俗的复杂性及实践理解的重要性。非遗不仅是个体行为,更包含家庭、团体、行业等集体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只有深入田野实践,才能准确认知非遗的价值、脉络及保护标准,如查干湖冬捕的集体分工与“份饭”习俗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