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草木长原文欣赏】“孟夏草木长”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其一,是一首描写夏日自然景象、表达隐逸情怀的诗作。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草木繁茂、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一、原文内容
>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顾此良自慰,千载一相与。
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时节草木繁盛、环境清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诗中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体现了作者在仕途失意后选择归隐、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更是成为后世文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思想。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读山海经》其一 |
作者 | 陶渊明(东晋) |
朝代 | 东晋 |
诗句 |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
主题 | 自然之美、隐逸情怀、人生志向 |
风格 | 清新淡雅,富有田园气息 |
情感 | 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
名句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四、赏析要点
1. 自然描写:诗中“孟夏草木长”一句点明季节,同时表现出自然的蓬勃生机。
2. 情感寄托: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安逸。
3. 哲理表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体现出儒家与道家思想的结合。
4. 语言风格:语言简洁,不事雕琢,体现出陶渊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风格。
五、结语
“孟夏草木长”虽为一首短诗,却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它不仅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初夏的清新与宁静,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