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寤寐的汉语大词典】“寤寐”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语义表达,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和典籍中。本文将从《汉语大词典》的角度出发,对“寤寐”的含义、用法及出处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不同释义与例句。
一、
“寤寐”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常见的词语,通常用来描述人的睡眠状态或情感状态。在古汉语中,“寤”指醒着的状态,“寐”指入睡的状态,因此“寤寐”常被用来表示“醒与睡之间”,引申为“日夜思念”或“梦中相见”的意思。
在《汉语大词典》中,“寤寐”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 醒与睡之间:表示人在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状态。
2. 日夜思念:用于形容人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思念。
3. 梦中相见:有时也用来表达梦中与人相会的情景。
此外,“寤寐”还常出现在诗词中,如《诗经·周南·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词条释义与例句对照表
词语 | 释义 | 出处/例句 | 说明 |
寤寐 | 醒与睡之间 | 《庄子·齐物论》:“吾丧我,汝丧汝,彼亦无伤也。”(此处虽未直接出现“寤寐”,但可理解为精神状态的变化) | 表示人在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状态 |
寤寐 | 日夜思念 |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表达对理想对象的深切渴望 |
寤寐 | 梦中相见 | 《楚辞·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泣。”(虽未直接使用“寤寐”,但有类似意境) | 表达梦中与心上人相见的意境 |
寤寐 | 夜间不眠 | 《后汉书·王符传》:“昼则勤身,夜则寤寐。” | 表示夜间难以入眠的状态 |
三、结语
“寤寐”作为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不仅承载了古人对生命状态的观察,也反映了他们对情感世界的细腻表达。通过《汉语大词典》的记载,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词语的多重含义及其在文学中的运用。无论是“醒与睡之间”的状态,还是“日夜思念”的情感,都体现了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