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皆老,出自哪首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被用来表达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这句话虽然在现代语境中被频繁引用,但其出处却并非出自某一首现代诗歌,而是源自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
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击鼓》。这是一首古代战争题材的诗,描绘了士兵在战场上思念家乡和爱人的情景。其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诗人对爱情的誓言,表达了对伴侣的深情与承诺。
尽管这句话在后世被广泛用于婚礼、情书等场合,但它原本并不是一首情诗,而是战争背景下的情感表达。因此,理解其原始语境有助于更准确地认识其文化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出处 | 《诗经·邶风·击鼓》 |
作者 | 无名氏(先秦时期) |
原文节选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诗体 | 四言古诗 |
时代 |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世纪) |
主题 | 战争、思乡、爱情 |
现代使用场景 | 婚礼、情书、影视作品等 |
文化意义 | 表达爱情的坚定与永恒 |
三、结语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常见于现代文学与日常表达,但其真正的源头是《诗经》中的《击鼓》篇。了解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也能让我们在使用时更加尊重其文化渊源。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应避免断章取义,让古老的诗句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