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Facebook免费上网服务在缅甸等地停止运营】近日,Facebook(现为Meta)在其全球范围内的“Free Basics”免费上网服务项目,在包括缅甸在内的多个发展中国家正式停止运营。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讨论,也被外界视为对Facebook在这些地区影响力的一次“打脸”。
“Free Basics”是Facebook于2013年推出的项目,旨在通过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向用户免费提供部分互联网内容,如新闻、社交平台和基本的网络服务。该计划最初被宣传为一种帮助偏远地区居民获得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尤其在印度、尼日利亚、缅甸等国家推广较为广泛。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该项目逐渐受到质疑。批评者指出,该服务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性访问”,仅允许用户访问Facebook及其合作伙伴的内容,而无法自由浏览整个互联网。此外,也有观点认为,这是Facebook试图扩大其市场影响力的一种策略,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公益行为”。
在缅甸,这项服务曾一度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随着Facebook在缅甸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复杂,尤其是涉及假新闻传播和煽动暴力等问题后,政府和社会对其信任度下降。最终,缅甸通信部于2021年宣布禁止“Free Basics”服务,成为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逐步退出的一个重要节点。
以下是“Free Basics”项目在不同国家的运营情况总结:
| 国家 | 项目启动时间 | 停止运营时间 | 主要原因 |
| 缅甸 | 2014年 | 2021年 | 政府政策变化,公众信任下降 |
| 印度 | 2015年 | 2016年 | 受到“网络中立”争议影响 |
| 尼日利亚 | 2015年 | 2020年 | 电信运营商政策调整 |
| 肯尼亚 | 2016年 | 2022年 | 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
| 巴基斯坦 | 2016年 | 2023年 | 法律与监管压力 |
尽管Facebook表示未来仍会探索其他形式的互联网接入方案,但“Free Basics”的关闭无疑标志着该公司在某些地区的战略调整。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失去了一个低成本接触互联网的途径,而对于监管机构和公众来说,则可能意味着更少的“数字控制”和更多自主权。
这一事件也反映出科技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公益”项目时面临的复杂挑战: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同时避免被指责为“信息垄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