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故事讲述】竺可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下是对竺可桢生平及其成就的总结。
一、竺可桢生平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1890年 |
| 出生地 | 浙江绍兴 |
| 教育背景 | 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哈佛大学 |
| 主要研究领域 | 气象学、地理学、气候学 |
| 职业生涯 | 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
| 逝世年份 | 1974年 |
二、主要贡献与成就
| 方面 | 内容 |
| 科学研究 | 竺可桢在气候学、物候学、季风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提出了“物候学”这一概念,并长期坚持记录物候现象,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
| 教育事业 | 1936年起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提出“求是”校训,强调学术自由与严谨治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
| 气象观测 | 在杭州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气象站之一,并推动全国气象观测网的建设。 |
| 学术著作 | 编著《竺可桢文集》,发表多篇关于气候变化、地理环境的文章,影响深远。 |
| 社会影响 | 作为科学家,他始终关注国家发展与人民生活,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如农业气候区划等。 |
三、竺可桢的精神与思想
竺可桢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家。他的精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求实精神:他主张“科学求真”,强调以事实为依据,反对空谈。
- 爱国情怀: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坚持科研报国,为国家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 教育理念:提倡“知行合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倡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
四、结语
竺可桢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他用毕生精力推动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气象学和地理学领域留下了深厚的遗产。他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科学与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总结:竺可桢不仅是科学的探索者,更是教育的践行者。他的故事体现了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值得我们学习与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