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原文及翻译】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纳兰性德在边塞旅途中所感受到的苍凉与思念。通过对“山”、“水”、“风”、“雪”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哀愁的氛围。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以下将列出其原文,并附上翻译,同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 山一重,水一重,我向着榆关那边前行。 |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夜深时,千万顶帐篷中灯火通明,风声一阵又一阵,雪花也一阵又一阵,吵得我无法入睡,连思乡的梦都做不成。 |
三、词作背景与赏析
《长相思·山一程》是纳兰性德在随康熙帝出巡塞外途中所作。此时他身处异乡,面对艰苦的旅途和恶劣的天气,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词中“山一程,水一程”不仅写出了路途的遥远,也暗示了内心的疲惫与孤独;“风一更,雪一更”则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恶劣,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词人的情感波动。
整首词虽短,却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纳兰性德词作中的代表之一。
四、结语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不仅是对旅途的写实,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通过简单的文字,纳兰性德成功地传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艰辛。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