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原文欣赏】《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是五代时期文学家欧阳修所著《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经典文字,全文虽短,但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它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的总结,揭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深刻道理。
一、
本文通过回顾后唐庄宗在位期间的辉煌与最终的失败,强调了国家兴衰的关键在于人主是否能够居安思危、勤政爱民。文中提到庄宗在取得胜利后,未能保持谦逊,反而沉溺于享乐,最终导致国家覆灭,甚至其父兄的头颅也被敌人俘获,送入太庙示众,成为历史的悲剧。
文章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后人的警示。
二、原文摘录与解析
原文 | 解析 |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开篇点题,指出国家的兴衰虽然常归于天命,但根本原因在于人为。 |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引出主题,说明要了解庄宗的成败,需从他自身的行为出发。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可谓壮哉!” | 描述庄宗在战争中的辉煌时刻,表现出其军事上的成功。 |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敌而士卒离散。” | 反转笔锋,描写庄宗在胜利后的失败,突显其治国无方。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点明主旨,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
三、启示与意义
1. 居安思危:国家或个人的成功不能只依赖一时的运气或外力,更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警惕。
2. 戒骄戒躁:成功之后容易滋生自满情绪,这种心态往往会导致失败。
3. 以人为本:国家治理的核心在于人心,只有赢得民心,才能长治久安。
四、结语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不仅是一篇历史评论,更是一部人生警世录。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成功时要保持清醒,在享受安定时要不忘危机。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