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成畦手自栽”出自宋代诗人王令的《偶成》。原诗如下:
> 《偶成》
> 花木成畦手自栽,
> 绿阴不减来时路。
> 亭亭如盖人多爱,
> 一树春风一万枝。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一、诗意解析
首句“花木成畦手自栽”,描绘的是诗人亲手种植花草树木的情景。“成畦”说明花木已经整齐地排列成行,而“手自栽”则强调了亲自劳作的过程,体现出一种闲适与自得的心境。
次句“绿阴不减来时路”,写的是花木生长茂盛,绿荫浓密,仿佛比当初种下时更加繁茂,连路径都被遮蔽住了。这里既有对自然成长的赞叹,也隐含着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淡淡感慨。
第三句“亭亭如盖人多爱”,描写了树木高大挺拔,如同伞盖般遮天蔽日,引来众人喜爱。这不仅是对树木形态的描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最后一句“一树春风一万枝”,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春风中花开满树、枝条繁茂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二、艺术特色
1. 语言质朴自然: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用词平实,却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2. 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花木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价值的思考。
3. 意境深远悠长:虽为短诗,但通过细节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花木成畦手自栽”不仅是一种田园生活的写照,更象征着一种回归自然、亲近生活的心态。它提醒我们,在忙碌之余,也要留心身边的美好,用心去培育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像种下花草一样,慢慢等待它们绽放。
四、结语
“花木成畦手自栽”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古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追逐外在的繁华,而是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对生活的热爱。愿我们都能像诗人一样,在生活的土壤中,种下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花木,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