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洒在课桌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我坐在最后一排,低头翻着课本,心里却满是烦躁。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我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那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宣布要进行一次即兴演讲。听到这个消息,我立刻低下了头,心里一阵慌乱。我从不擅长在众人面前说话,更别说面对全班同学了。可老师偏偏点到了我的名字。
“小林,你来试试吧。”她温和地说。
我站在讲台上,手心冒汗,声音颤抖。我努力回忆自己准备的内容,但大脑一片空白。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看见了前排的一双眼睛——那是我们班最安静的女生,小雨。她的目光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带着好奇或嘲笑,而是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那一瞬间,我仿佛被什么触动了。她的目光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总是在我失败时对我说:“别怕,慢慢来。”那一刻,我深吸一口气,开始重新组织语言。我不再害怕,也不再逃避,而是用最真实的声音,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演讲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小雨也微笑着向我点头,那眼神中没有评判,只有理解与支持。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有些目光,不是为了审视,而是为了温暖。
后来,我和小雨成了朋友。她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也让我明白了: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目光,就能让人重新找到勇气。
如今,每当我回想起那个春日的午后,心中依然充满感激。因为正是那道目光,让我懂得了坚持与勇敢的意义。它不仅停留在我的身上,也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
(全文约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