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诗作《自题小像》。原句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寄意寒星”:表达诗人将心意寄托于遥远的星辰,象征希望与理想。
- “荃不察”:意思是“即使有心人(荃)也无法察觉”,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意思是“我愿意用我的鲜血来献给轩辕(指中华民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热爱与牺牲精神。
这句话整体意思可以理解为:我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遥远的星辰,但无人理解;即便如此,我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报效祖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文字穿越时光,依然能触动人心。鲁迅先生的这首《自题小像》,便是这样一首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作品。其中那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信仰的宣言。
“寄意寒星”——这四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却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寒星,是夜空中最遥远的存在,仿佛遥不可及,却又真实存在。诗人将自己的希望、理想,甚至是对未来的憧憬,都寄托在这片星空之中。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荃不察”——即使是懂得的人,也未必能真正明白他的心思。这种孤独与无奈,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境。
“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句诗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轩辕,是传说中的黄帝,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鲁迅在这里用“轩辕”代指整个民族,表达出一种无畏的牺牲精神。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民族的觉醒与复兴。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人用一生践行的誓言。
这首诗虽然简短,却充满了力量。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呐喊,更是那个时代无数志士仁人的共同心声。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正是有这样一批人,甘愿付出一切,只为唤醒沉睡的民族灵魂。
今天,我们或许已经远离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或许会遇到冷漠与误解,但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